飲用水水源水質大起底 24省份98處出現(xiàn)超標
發(fā)布時間:2017/2/20 15:06:06 來源:貫奧儀器儀表 作者:便攜式多參數(shù)水質分析儀器 閱讀次數(shù):
根據(jù)“水十條”的要求,2016年是我國各省普遍進行飲用水水質信息公開的第一年 。
這一年過去之后 ,2月17日
,環(huán)保組織廣州綠網(wǎng)環(huán)境保護服務中心匯總31個省級環(huán)保部門的
水源水質公開情況,發(fā)布報告《2016年全國
飲用水水源水質大起底》。
該報告顯示:2016年各省級環(huán)保部門公開了1333處(地表水水源地995個,地下水水源地338個)飲用水水源地的
水質狀況,其中有98處出現(xiàn)過水質超標的情況
,涉及到內蒙古
、浙江等24個省份。
同時,該報告稱:地下水水源超標比例明顯高于地表水水源
,且污染的持續(xù)時間較后者更長。而內蒙古
、山西等5省多以地下水為主要飲用水水源
。
“因為是第一年公布,還無法從全局判斷水污染治理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。但是局部地區(qū)的一些情況還是讓人出乎意料的
,例如內蒙古等地區(qū)的水污染十分嚴重?div id="jfovm50" class="index-wrap">!眻蟾嬷鞴P魏曉辰對記者說
。
1333處飲用水水源地有98處水質曾超標
根據(jù)各省環(huán)保部門的公開信息,報告得出“2016年度,全國共公開1333處飲用水水源地的
水質狀況
,其中有98處出現(xiàn)過水質超標的情況,占比7.2%”的結論
。
而這98處水源地分布在24個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中
,僅北京
、西藏、青海
、重慶
、江西、海南和新疆7個省級行政區(qū)在2016年未有水源地水質超標
。
報告顯示 ,各省水質超標水源地中,有16個水源地全年12個月持續(xù)超標
,全年累計水質超標3個月以上(含3個月)的水源地共有63處
。
同時,有一些水源地雖然超標次數(shù)不多 ,但超標月份的水質惡化情況相當嚴重
。報告指出,有12個水源地在2016年個別月份或季度
,水質惡化至地表水劣Ⅴ類或者地下水Ⅴ類
,還有3個水源地出現(xiàn)了有毒理性危害的重金屬污染物
。
“當?shù)乇硭異夯搅英躅悾蛘叩叵滤異夯舰躅悤r ,其不僅不能作為飲用水水源地
,更是被認為是不適于人體直接接觸的,游泳或者洗手都是不合適的
。”魏曉辰介紹
。
已公開信息中14.8%地下水水源地有過超標
報告顯示,在這98處超標飲用水水源地中,地表水水源地為48個
,地下水水源地為50個
,而“地下水水源超標比例明顯高于地表水水源,且污染的持續(xù)時間較后者更長”